“娘,快起来,大家来交束脩了!”顾云淮在张梓若耳边催促。

“什么!”

张梓若惊坐而起,当即就要往外去,绊着草席,“咣当”翻到地上。

顾云淮拉都拉不住。

张梓若匆匆忙忙撇开草席,拍拍衣衫,边往外走,边扎头发。

抓好后,也来不及照镜子看,直接问腿边的小反派,“我头发乱不乱?能看吗?”

顾云淮既想笑又无奈,“不乱,能看。”

张梓若松了一口气,打开门接待来报名的乡亲们和孩子。

一番忙乱。

乡亲们离开后,张梓若把谷物、山珍、皮毛、铜钱等归置好,拿着学生名单,笑开了花。

去除顾老三一家,剩下的孩子们都选择由她教学。而且,新来报名的人家足足有十五家!

其中,就有王二婶一家!

以前,王二婶透过口风,想要托妹妹妹夫的关系,让孩子在县城的私塾读书。

没想到,也送到她这儿来了!

张梓若这会儿精神奕奕,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。

她麻利的洗漱收拾。待看到厨房烧好的热水和温着的药,大为感动,抱着小反派好一阵夸奖亲香。

小反派半是抗拒,半是羞涩,“药凉了。”

张梓若哈哈一笑,干了药,忙吃块点心。带上钱、干粮和要卖掉的山珍,她和小反派再次前往县城。

按照惯例,学生交束脩,老师送《论语》。靠她自己抄,实在来不及。

所幸,《论语》是常用书籍,也不厚,比其他的书便宜。因她买的多,掌柜的给她一个优惠价——七百六十文!

好家伙,我算知道别的夫子为什么一年至少收一两银子的学费了!

张梓若暗暗流泪:我的工作就是倒贴钱啊!倒贴钱!

每收一个学生,就倒贴560文!

嘤嘤嘤,已经不想扩张,也不想多收学生了。

但为了在古代立足,为了拥有足够的地位和话语权,张梓若狠狠心掏钱。和话语权比起来,这点钱又算什么?有钱也难买!

只是,我好想搞印刷,自己印啊!

她在心中呐喊。

一想到,印刷书籍,不仅需要刻板,还需要备墨和纸张……造纸!手工实验课……

张梓若眼睛一亮!这条路未尝不可!

眼下县令不是个好的。他们先暗暗实验发展。

等剧情中大儒的门生来此接替县令职位,重民生,恢复商业,他们就可以形成产业链,规模化发展!

她即便靠着副业,也能带着小反派发家致富,带着乡亲们形成地方经济支柱产业!

要想想除了这些,还有什么是可以兼顾课程与副业的?

……

因李大娘家退回了两本书,所以,张梓若只需要买十三本《论语》。

共计9880文!即九两零八百八十文!

加上她另买了一匹粗布和过往路费,进一趟城,花了十两零二百文!

入不敷出啊!

张梓若心中大痛,忙在村中放出话来,因学堂地方有限,不再多收学生了!

里正家,二房的儿媳妇私下和丈夫发牢骚。

“大房的顾安去年就跟着顾秀才读书。今年没了顾秀才,又有了张夫子,顾安依旧有书读。”

“咱们的孩子,明明也到了读书的年纪。我说送去,爷奶非要压一年。说二房、三房的孩子一起送。现在好了,人张夫子不收了!”

“待明年,家里可愿拿出二两多,供二房和三房的孩子一起去别处读书?”

她男人顾明摸摸孩子的头,沉默半晌后,说:“再看看吧。”

“再看!再看!你就知道再看!看了半辈子也没看出个啥!”
"

点击阅读全文